法政大學的全球化策略措施

法政大學正邁向成為「超級全球化大學」。
所謂超級全球化大學,是能讓學生們充分且深入學習畢業後足以活躍於全球化社會的能力與學問的大學。
以下,將為您介紹該計畫的內容與本校的措施。

法政大學所提出的策略措施,已獲選為文部科學省2014年度超級國際全球化大學等事業「支援創建超級全球化大學」計畫。
所謂「支持援創建超級全球化大學」計畫,是一項全面貫徹國際化,包括推動全新措施以實現並加速與世界頂尖大學的交流與合作、進行教學改革、強化體制以培育學生的全球化因應能力等的大學,定位為「超級全球化大學」,以國家之力重點協助其整備教育環境的計畫。
在經濟社會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為了讓日本未來能繼續於國際社會中發展,必須提高大學的國際競爭力、致力培育足以在全球化多樣性社會活躍的人才,「進行徹底的『大學改革』與『國際化』,以求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通用性,並強化國際競爭力」(摘自文部科學省網站),
是為該支援計畫的目的。

全球化教育中心

為推進本校的全球化目標,我們設立了以校長為本部長的「全球化策略本部」,並改組原有的「國際交流中心」與「全球化人才開發中心」成立全新的組織「全球化教育中心」。本事業是為了因應教育研究的高度化、國際化以及來自社會的多樣性需求等課題,為求引導我國社會走向全球化、實現永續社會,我們以傾全校之力投入本事業的方式,組織了運作體系。

連絡窗口

Email 全球教育中心事務部 globaledu[at]hosei.ac.jp
Phone 全球學習課 +81-3-3264-4088
國際交流課 +81-3-3264-9315
SA課 +81-3-3264-9408
Address 東京都千代田區富士見2-17-1
法政大學 全球化教育中心事務部

全球化的發展

從建校起開始踏出的全球化之道 〜至今為止、從今以後的HOSEI〜

法政大學自1880年創校以來,獲日本的法學先進灌注熱情、匯集有志學問之士,建立了自由進步的校風。正如「校規」第一條中謳歌的,我們「基於民主主義的精神」,培育出不計其數「為公共福祉獻身」的自立型人才,於多方面領域支撐社會變革,也促進了文化與運動的發展。然而,我們不會沉溺於這光榮的歷史與傳統,將以「進取的氣象」,不斷對全新的改革做出挑戰。

1880年代

布瓦索納德的法律學校

1881(明治14)年5月,東京法學社的講法局由東京法學社獨立,成為「東京法學校」。當時的《東京日日新聞》廣告(5月28日)中,還記載著:「法國法律大博士布瓦索納德君爾來每週進行民法契約篇之授課一次。」1883年(明治16年)時,布瓦索納德就任教導主任。布瓦索納德於東京法學校及和法法律學校的授課始於1881年(明治14年)5月,直到1894年(明治27年)6月。其中除有1年3個月期間因返鄉回法而中斷外,在無報酬的情況下,持續維持了12年。據聞,布瓦索納德在東京法學校時代的授課是以法語進行,由數位教員口譯,以這種方式進行授課。

1900年代

大清國留學生法政速成科

1904(明治37)年時,本校開設了大清國留學生法政速成科。該科畢業生裡,肩負中國近代化或新中國建設重要角色的人才輩出。《法政》雜誌2002年5月號──法政大學之歷史<第50篇>──裡,記載著法政大學及法政速成科裡有多位後來成為辛亥革命領導者或中華民國核心人物的留學生在學,也培養出後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長,以及多位1913年第一屆國會的參議院、眾議院議員及各省諮議局(地方議會)議員。

1930年代

「青年日本號」的訪歐飛行


1931(昭和6)年5月29日,複葉螺旋槳飛機「青年日本號」由甫完成的東京飛行場(現在的羽田機場)朝義大利羅馬飛去。駕駛員由身為聯盟代表校的法政大學航空研究會選出,飛機則以本校校歌的一節「青年日本之代表者」命名。負責駕駛的是法政大學航空研究會(後來的航空社)栗村盛孝2等飛行士(經濟學部2年級)與隨行教官熊川良太郎1等飛行士。這趟日本學生的首度訪歐飛行大受矚目,雖然花了預定3倍以上的日數,但成功達成被譽為世紀輝煌成就的飛行壯舉。

1970年代

成立國際交流中心

本校於1977年成立國際交流中心,做為專責負責調查與收集交換國際交流相關資料、協助赴本校的外籍研究員、對外國留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提供支援等的專任部門。1979年為記念法政大學創立100周年,動用來自財界、學生家長、校友、教職員等的部分捐款創設了「法政大學國際交流基金」(HIF),開始將本校學生派往海外的獎學金留學制度(現在的派遣留學制度)。當時,這是其他大學前所未見的本校獨特措施,積極推進與海外大學或研究機構簽定協議、派遣本校學生赴海外留學、接納來自外國大學的交換留學生等工作。本校現在已和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韓國等全世界共24個國家與地區、105所大學與機構(2013年2月資料)簽訂有一般學術協定等協議。

派遣留學制度之創設

派遣留學制度不分學部,由2、3年級的申請者中評選出後,於3、4年級時支付獎學金,派至各協定大學留學1年,是本校獨特的留學制度。獎學金金額依派遣大學不同而為70~100萬日圓不等;派遣大學的學費全額減免(但需支付留學年度的本校學費)。在留學的大學取得的學分經教授會議審議後,依據不同學部,能以30~60學分為上限認定為本校畢業所需學分。

1990年代

啟動「接納交換留學生計畫」(ESOP)

為廣泛接受來自迄今為止深度交流的海外協定大學的交換留學生,本校自1997年度起,開設了以英語為授課語言的ESOP計畫。該課程除日文課以外的所有科目,全部以英語授課,並以日本文學、社會、政治、經濟等主題為中心,以仿效美國及英國的講座制為核心進行授課。英語授課不只為了來自14個國家與地區30所以上大學的交換留學生開課,本校學生亦可上課,許多學部都認定其學分。這對外國留學生而言,是理解日語及日本文化的大好機會;對日本學生而言,則可做為未來赴海外留學前的準備。

創立國際文化學部/SA(Study Abroad):海外留學計畫

1999年4月,本校鑑於人文科學需面對的教育與研究「國際化」「學際化」「資訊化」全新趨勢,於市谷校區創立了國際文化學部。為培育能夠基於人道、博愛、平等的精神採取行動,成為超越國家、民族、宗教及時代高牆而受到尊敬的「國際社會人」,我們導入了規定全學部學生必須於2年級時赴全世界7大語言圈任一所協定大學留學的必修留學制度「SA(Study Abroad)計畫」。2012年度起,又導入了讓留學生與日本學生一起針對日本加以學習的國內留學制度「DJ(Discover Japan)計畫」。為因應社會對於全球化人才的多樣性需求,我們致力培育除了通用的英語能力外,還對區域具有高專業知識的人才。

2000年代

設立國際教養學部/實施全科目英語授課

國際教養學部(GIS,Department of Glob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是在2008年度,以國際跨學科研究學院(IGIS)為基礎而設立。GIS著眼於將現代的多種文化、社會現象視為全球面臨的課題或世界正在經歷的變化,探索其分析和解決的途徑。GIS的目標,是培育擁有不受學問領域範圍限制的「跨學科的教養」,以及足以做為資訊收集、發訊工具的「高度英語運用能力」的人才。